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字化应用
——《云上的中国2:科技创新与产业未来》之读后感
唐妮

曾经读过吳晓波的《激荡十年》和《激荡三十年》等书,喜欢他善于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发现时代发展亮点的风格和特点。选择《云上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未来》这本书,除了希望更多了解数字化应用的趋势外,也是认为吳晓波的书可读性很高。

阅读全书,从中受益,强烈感受到中国在数字化方面的进步,而数字化的应用,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数字化在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生态环境、乡村和城市治理、制造业与零售业、教育科研与医疗卫生行业,甚至养老等方面的应用及成效,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案例,令人十分欣喜与鼓舞。

浙能锦江,做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将AI智能运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不仅诠释了科技解放生产力的含义,而且践行了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了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山东淄博市与阿里云共同打造“数字农业”,建立沂源苹果产业链大数据,全过程监控各种因素的变化,创造了“手机种地”的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事效率,而且保证了苹果的质量,促进了苹果的销售。地处险峻山区的湖北巴东与阿里钉钉合作打造县政务数字化办公平台,实现了全县各行业的数字化覆盖,形成了百姓与政府之间无缝对接,减轻了基层治理的难度。上海城投水务与阿里云合作,通过水务的智慧化和数学化转型,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的革新,不仅保证了水供应的新鲜优质,监控了水资源使用的节约与异常情况。北京市西城区与阿里云合作开发“城市大脑”的应用,使城市治理和服务更加精准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和市容秩序问题。广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通过运用钉钉信息平台,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让患者能以最快速度找到合适的医生,成为最智慧的医院。建在蜀道难的成宜高速,通过运用智能感知、高精度定位、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一条能看、能听、能思考、可感知的智慧之路,不仅提升了驾车行驶的安全程度,而且提高了公路管理的效率。

当我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行走在城市整洁的街道上、在医院看病、在家里接水做饭、在网上购买水果蔬菜时,这一切的背后都体现出数字化的应用和奇迹,而数字化的广泛应用,正是那些敢于创新、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为社会不断创造价值的人们的努力付出。沒有他们的付出与努力,我们不可能轻松的享受当下的生活。珍惜这一切,感恩那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们。

《云上的中国》一书,让我们看到中国的进步。这些进步,是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勤奋智慧的人民创造和推进的。

[ 关闭窗口 ]